今年以來,山東把降低企業用能成本作為助企紓困的一項重要舉措,持續擴大電力交易規模,釋放電改紅利,降低用能成本,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上半年,全省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企業14300多家,交易電量達945.5億千瓦時,累計釋放改革紅利數億元。
降低準入門檻
為使電改紅利惠及更多企業,山東逐步降低電力市場交易準入門檻,持續放開電壓等級10千伏及以上、單個戶號年用電量400萬千瓦時以上的電力用戶進入市場;全面放開煤炭、鋼鐵、建材、有色4個行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;高新技術、互聯網、大數據、高端制造業等高附加值新興產業,以及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入庫企業,不受電壓等級和用電量限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參與電力交易用戶由577家增加至12595家,市場交易規模由617億千瓦時擴大到1983億千瓦時,累計完成市場交易電量6632億千瓦時。
完善交易機制
著力構建“主體多元、競爭有序”電力市場新格局,2016年組建山東電力交易中心;2017年成立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;2020年山東電力交易中心完成第一輪股份制改造……通過健全完善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和交易規則,搭建交易技術支持平臺,強化電力市場信息披露,力促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環境更加公開透明、更加公平公正。同時,督導省電力交易中心與省社會信用中心,協作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電力市場監管機制,在國內率先實現電力中長期合同“見簽”,為守信聯合激勵、失信聯合懲戒提供堅強支撐,降低企業參與電力市場風險。目前,全省初步形成“市場平穩有序、出清結果合理、電網運行穩定”市場交易機制,市場發現價格機制作用充分彰顯。
增大降本空間
基于跨省區線路市場降價能力一般高于省內實際,山東統籌推進省內外市場交易,充分發揮“銀東直流”作為全國唯一由售電公司、電力用戶直接參與跨省區交易線路優勢,用足、用好“銀東直流”100億千瓦時直接交易限額。探索建立“銀東直流”用戶和省內外用戶動態調整模式,遵循“地方推選、相對穩定、公平合理”原則,定期將省內發展潛力大、后勁足的高新技術、高端制造等企業納入“銀東直流”交易范疇。對難以開展送受端直接交易的跨省區線路,實行交易紅利疏導,通過政府授權合約方式,委托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集中掛牌購電,根據成交電量電價,組織省內售電公司、電力用戶自主認購,進一步增大降本空間。
提供更優服務
在全國率先一次性全面放開售電公司準入市場,實時接受北京交易中心推送的外省市售電公司,允許其參與省內及跨省區電力市場交易,擴大全省售電主體規模,提供更優市場服務。截至今年6月底,省內注冊售電公司443家,省外推送售電公司579家,合計1022家,數量位居全國第一。
據介紹,售電主體是代理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專業化服務力量,主要包括各類售電公司,旨在為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提供便利服務。目前,全省已有超99%的企業通過售電公司代理參與電力市場交易。交易中,企業既能享受售電公司提供的專業化市場套餐電改紅利,降低用能成本,又能通過綜合能源管理平臺各類增值服務,實時查看設備能耗、能耗分析、節能建議及預測報警等相關情況,大力提升企業節能水平。